編碼器資訊
榮德光學為大家介紹為不同電機選擇編碼器的方法:
1.機械外型。
2.機械轉速 (Speed) —編碼器(編碼器選型)的結構描繪使得其所能到達和接受的最大旋轉速度,其表明為一分鐘內所能到達的旋轉速度—rpm;(故編碼器的最大作業速度應一起統籌編碼器的機械轉速、呼應頻率以及編碼器后續接納設備的開關頻率)。
3.軸徑尺度(Shaft Dimension)—編碼器實心軸軸徑有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等,空心軸的軸徑有8毫米、10毫米、12毫米*、大口徑20~50毫米*等,其間帶*號的是慣例規范。
4.作業電源 (Power-Vcc)—編碼器(電子手輪)通常只要兩種電壓,其一為DC9~36V,另一為DC5V規范電壓。
5.分辨率(Resolution)—編碼器在單轉時每旋轉一周所輸出的信號個數稱之為分辨率,也稱解析度、或直接稱多少線,通常編碼器(編碼器選型)輸出線數為5~10000線。如:1024ppr、2048ppr等。
6.防護等級。
7.作業溫度(Temperature)—編碼器的最高最低作業溫度代表了編碼器內部機械[配合和組成以及電子元氣件的水平,較好的編碼器作業溫度從-40到100℃。事實上在低溫情況下,受限制的是內部電子零件和外部的電纜以及密封特性。
8.編碼器輸出信號。
9.信號方式。
長春榮德光學有限公司為大家介紹更多的關于編碼器使用方面的信息。